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1. 首页
  2. >>
  3. 中学语文复习
  4. >>
  5. 正文

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中考语文考试大纲



【例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当语言消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多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将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逊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消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根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经谈到对于这个世界的最大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消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
(选自《晚报文萃》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语言的消亡有多种原因,请根据文意写出其中的两点。
2.语言消亡产生的后果是什么?请根据文意加以概括。
【答案】1.(1)殖民者(战争)对土著语言的破坏(或:说这种话的人消失了);(2)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有些语言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或:说这种话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3)语言的消失是肉眼不可见的,不易引起人们的警觉;(4)绝大多数语言没有文字记载,只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特别脆弱。(答对两点即可,答其他原因符合文意亦可)
2.(1)语言中所包含的各种“人类知识”随着语言的消亡而消失。(2)语言的消亡将使世界变得单一的没有色彩的地方,将对文化的多元性造成极大的冲击。(答对一点3分,意思对即可。照抄原文句子,每点得2分。)
【例7】(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
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链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1.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2.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
1.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②科幻小说为科学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促使他们将幻想变为现实。
(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示例:
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
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们创新思维的大门。
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
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
⑤科学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例8】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翼日②,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③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④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⑤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 ③馔(zhu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恶(wū):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 么、哪里”。
1.解释下列举重加点词语。
(1)走送之 走:                  (2)俟其欣悦  俟:           
(3)濂具以实对 具:              (4)微景濂   微 :          
2.翻译下面句子。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译文: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译文:                                           
3.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        ,       。”乙文中,宋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         ,        。
4.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
5.结合甲乙两文,练习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答案】1.(1)跑  (2)等待  (3)全,都  (4)没有
2.(1)(宋濂)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买书)来读(看)  (2)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派人侦探监视。
3.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4. 门人弟子╱填其室
5. 读书方面:勤学好问、虚心求教、博览群书等;
做人方面:尊重老师、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举、诚实守信等。
(能联系实际,答出读书和做人方面各一点,即给满分,未联系实际的酌情扣分)
【例9】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⑴宋江勒马看时,庄上不见刀枪人马,心中疑忌。猛省道:“我的不是了。天书上明明戒说,临敌休急暴。是我一时见不到,只要救两个兄弟,以此连夜进兵。不期深入重地。直到了他庄前,不见敌军,他必有计策,快教三军且退。”(《水浒》)
选段出自《水浒》中的哪个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宋江知道中了埋伏,“教三军且退”,他们是如何脱身的?
⑵但是我必须坦白承认,这些杰出的四足动物有许多美德,跟人类的腐化堕落对比一下,使我睁开眼睛,扩大了认识的领域,因此我就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和感情,使我感到对待同类的尊严用不着那样谨小慎微。(《格列佛游记》)
选段中的“四足动物”生活在哪一国?格列佛在这里看到了怎样的怪诞景象?这个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决定让格列佛离开?
【答案】⑴一打祝家庄(或:三打祝家庄、攻打祝家庄);时迁偷鸡被捉(或:救时迁);由石秀引路退出庄外。 ⑵慧骃国(或:马国);人兽颠倒;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决定赶走他(或:举行大辩论决定赶走他)。
(三)写作
【例】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道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如果必须要写人名,就用“小红”、“小刚”来替代。
题一:请以“渴望回到童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题二:一个汉字,一段记忆。人们都喜欢用一个汉字来形容曾经的感动、悲哀、幸福。在初三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你将用哪一个汉字来表达自己一学年来的体验和感受呢?请以“         ,我的年度汉字”为题,写一篇文章。(横线上可填“搏”、“变”、“泪”┉┉)
(四)口语交际
【例】 请听录音,根据对话情境,完成以下三个小问题。
班  长  大家注意啦!这里有一个通知: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学生甲  (性急地插话)现代诗歌朗诵会?喜欢诗歌的人并不是非常多,没有必要专门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啊!
学生乙  可是,现在正提倡“高雅艺术进校园”呢。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能让大家更充分地感受现代诗歌的美,这种形式很不错的。
学生丙  我也觉得挺好的。我对现代诗歌很感兴趣。我读过泰戈尔的《飞鸟集》,喜欢朗诵舒婷的《致橡树》。余光中的《乡愁》我也背得挺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班  长  (提高声量)你们慢点争论!听我把话说完啊!文艺部的小张还要求各班在本周三之前将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汇总到校学生会呢。
学生乙  (兴奋地)好!我建议……
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A.余光中的《乡愁》究竟美不美
B.有没有必要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C.喜欢诗歌的人到底多不多
2.下面说法与班长的通知不相符的是哪一项?
A.校学生会准备在六月八日举办现代诗歌朗诵会。
B.有关现代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建议须汇总到校学生会。
C.表演者只能朗诵泰戈尔、舒婷和余光中的诗。
3.假设你就是学生乙,请接着把你的活动建议说完整。
                                                                               
【答案】1. B   2.  C  3.例一:我建议各班先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再挑选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活动。 例二:我建议校朗诵会的主持人要进行海选,以丰富这次活动的内容。(要点与评分:围绕活动内容,提出合理建议。建议2分,表达1分)
(五)综合性学习
【例】厦门与金门的各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这天,有一个金门学生考察团到你们学校参观,这些金门朋友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你们班组织的“夏日话扇”活动中……
1.解说扇用途
林涛借助“Google谷歌”从网络上搜索到一则有关扇子的材料:
数千年来,扇子不断演变完善,种类日趋繁多。民间习惯将扇子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曰平扇(如图一),包括羽扇、绢扇、葵扇等,不能折叠;二曰折扇(如图二),即可自如敞开收叠者。在生活中,扇子有多种用途,例如……
林涛搜索来的这则材料不完整,请你续写一句话将扇子的用途介绍得具体些。                                    (图一)         (图二)
                                                                               
2.辨识执扇人
博览群书的陈韵罗列出古典名著中各具风采的执扇人形象。他问大家:民间习惯称智谋之士为“摇鹅毛扇的人”。这种叫法与下列哪一位执扇人有关系呢?(填序号)
A.薛宝钗“忽见面前一双玉色蝴蝶,迎风翩跹,十分有趣。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绢扇来,向草地下来扑。”(曹雪芹《红楼梦》)
B.孙悟空“执着芭蕉扇,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又挥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吴承恩《西游记》)
C.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施耐庵《水浒》)
D.诸葛亮“端坐车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用羽扇招敌曰:‘曹操引百万之众,被吾聊施小计,杀得片甲不回。汝等岂堪与我对敌?’”(罗贯中《三国演义》)
3.感悟扇谚语
金门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介绍了不少与扇有关的民间谚语。这些扇谚通俗生动、耐人寻味。请你从下列扇谚中任选一句,简述你对这句扇谚的感悟。
①热天赠扇,雪中送炭。   ②扇面虽破,扇骨犹在。   ③葵扇棉袄,因时而用。   
                                                                                
4.画扇赠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学们商定:根据古诗名句绘制几把画扇赠送给金门朋友。请你从下列诗句中任选一句,具体描绘诗句所体现的画面。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答案】1.示例:
例一:扇子能扇风,消除夏日的炎热。
例二:扇子能作为装饰品,美化环境。
例三:扇子能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
例四:扇子能作为道具,使表演更为生动。
2.  D  
3.示例:
例一:①句,急人所急,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例二:②句,人总会遇到困境,但决不能丧失精神和意志……
例三:③句,各种事物都有其作用,但要合时合地……
4.示例:
例一:①句,潮水涨满了,宽阔的江面波光粼粼。江上一叶扁舟顺风扬帆,踏浪前行……
例二:②句,美丽的黄鹂,在苍翠欲滴的柳树上欢唱着。一行白鹭,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
回到顶部